“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從春節到現在,微信朋友圈裏袁枚那首名為<苔>的小詩到處刷屏,儘管早就有人糾正苔蘚並不會開花,但人們似乎並不在意這個問題,他們都被貴州山區孩子們的那股勵志精神所打動.高山幽谷,空水共氤氳,落花寂寂,點點委青苔.提到苔蘚,人們總是想起磚縫、牆角的點點綠色,並沒有太多人關注到它的美.其實自古以來,苔蘚就多被文人雅士吟詠:“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江淹還專門為它作賦一首.苔蘚雖沒有牡丹那樣有鮮亮的色彩,但就是這看似微小的一抹青翠,卻為中國文化中增添了自己獨特的亮色.低到塵埃裏,卻又美得讓人驚奇,苔蘚簡直就是一種傳奇.它甘於寂寞,不爭不搶,平淡靜默,從容坦然.些許土壤,點滴雨露便可安身立命.苔蘚可當配角,能擔主角,襯於蘭下,於蘭更雅.培以殘碗,置古磚上,一弧白瓷,如翠微杳遠,青山嫵媚,自是佳日清供.高山水澗,幾許苔蘚,便生厚重之感;田園阡陌,園林小徑,若無苔痕染綠,便覺意味索然.苔蘚是靜寂的,不是喧鬧的.在清幽的靜默中,苔蘚是古寂的隱逸情懷.山水畫卷,一經點苔,古意頓生,意境深遠;苔蘚是江湖的,不是廟堂的.它的天地在森林、草甸、山水、田園.若將它植入小小的盆栽,也會自成一方美好的小世界;苔蘚是高潔的,不是卑賤的.雖然低小卻從不屈服獻媚,不求膏腴沃土,雨露陽光,只在貧瘠土地靜靜生長.倘若將其置於放大鏡下,小小的一叢苔蘚就成了鬱鬱蔥蔥的森林,而在顯微鏡下,苔蘚身上“大自然的精雕細砌”更是一覽無餘.它看上去柔弱無比,身上蘊含的力量卻十分驚人.如果把苔蘚打碎撒入土壤,過不了多久,就會冒出大片來;天寒地凍,萬物凋零之時,厚厚冰層下苔蘚依然翠綠;即使將苔蘚植物曬乾成標本,它也能保持數年不死,遇水之後又能復蘇.它能夠生長在堅硬的岩石上,通過分泌酸性物質,緩慢溶解岩石,使其逐漸風化瓦解成土壤,不僅滿足了自己的生存需要,也為其他植物的生長創造條件.想當初地球一片蠻荒,也許正是有苔蘚這樣的開路先鋒,才有了今天的生機勃勃.再回到那首小詩吧.在很多人心目中,“苔”是遠遠不及牡丹的,因此他們一廂情願地替“苔”們編織了很多“牡丹”的理想.其實對於山區的孩子們來說,培養他們的遠大理想,鼓勵他們努力綻放固然重要,但教會他們認清自己,學會用“苔”的方式去努力,去成長,恐怕更現實也更重要.於是想略改袁老先生的小詩作為結尾:白日不到處,清風恰自來;苔居清淨地,不羨牡丹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