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教育:走出教室,學習更有感作者:黃啟菱走出教室之外,學習經驗知識而非套裝知識,近年在國際形成新學習風潮.芬蘭、美國、英國、澳洲與日本不約而同開始重視「戶外教育」,希望能呼應未來教育的需求,台灣也正搭上這波國際趨勢.簡單來說,只要是走出課室的學習,都是戶外教育.讓孩子走出教室,重拾好奇心,結合五感體驗的融合學習,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包括生態、冒險、食農、在地、文化等領域,都可以是戶外教育的主題.課本能給孩子的太單一、太片段,大人要思考的,是如何創造機會讓孩子拓展生命經驗、拓展視野,未來才有能力、餘裕面對人生.學習不應該是單向傳授、無感背誦,而是探索、發現與感動的過程,這也是台灣正在努力的方向.傳統教育出問題,世界各國都在找好的未來教育模式.在各式各樣新模式中,戶外教育(OutdoorEducation)是備受矚目的新流派.這被視為突破傳統教育被限制在「課本教室」框架中的關鍵力量.有的國家甚至將戶外教育列入新課綱之中.想培養出適合未來的人才,傳統、典型、侷限於教室與課本,將實質世界抽象化並抽離自然的「套裝知識」的教育,顯然已不足以應付未來.說來有些反諷,能補其不足的教育解方之一,竟要向遠古時代取經:人類最早沒有「教科書」,學習是從大自然觀察、真實經驗而來.走出教室之外,學習「經驗知識」,近年在國際形成復古又時髦的新學習風潮.包括芬蘭、美國、英國、澳洲與日本等國家,不約而同開始重視「戶外教育」,盼能呼應未來教育的需求,台灣也正搭上這波國際趨勢.台灣教育部自2014年公布戶外教育宣言後,今年選出100所執行戶外教育成效良好的學校,並更進一步攜手文化部、交通部、內政部、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環保署等中央部會,簽署<推動戶外教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戶外教育. 結合五感體驗,學習得以貼近生活什麼是戶外教育?根據<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戶外教育泛指「走出課(本)(教)室外」的學習,包括到校園角落、社區部落、特色場館、山林溪流、自然探索、社會踏查等等之體驗學習,透過走讀、操作、觀察、探索、互動、反思等歷程,結合五感體驗的融合學習,讓學習更貼近生活.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走出教室,重拾好奇心,學習自然就會發生.戶外教育並非全新的概念.「人類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是在生活中學習各種技能與知識的.直到工業文明出現,我們熟知的「學校教育」才隨之成為主流,」台灣戶外教育的主要推動者、教育學者陳伯璋說,人類的學習,原本就是在真實環境中發生,是到了近現代,學習場域才被化約在教室中、學習內容才侷限於知識本位.學校教育發展至今,加上都會化、數位化的社會趨勢,孩子的學習開始出現問題,例如學習動機低落、大自然缺失症等.「自然環境是生命成長必要的養分,但現在宅男宅女愈來愈多,視野跟思惟都愈來愈窄,」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黃茂在觀察. 讓孩子更個別化、跨領域學習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直言,如果孩子被綁在課桌椅上,接受由上而下的教學、讀呆板生硬的教材,知識無法與生活經驗聯結,學習胃口當然被打壞.主婦聯盟基金會常務董事林玉珮則指出,很多孩子放了學還得去安親班,留在教室的時間愈來愈長,很難有機會在真實情境中驗證所學.「當我們把樹種在盆子裡、樹卻長不好時,就算根本不知道樹要什麼,我們通常還是會選擇施更多肥料;但其實,只要讓樹長在大自然裡時,你什麼都不用給,它就會長好、長大,」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大家常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人不應把學生限縮在狹窄縫隙中學習,要是學生不喜歡這個縫隙裡的內容,很容易就停滯、不再往前了.在此情況下,強調在真實情境中、透過各種感官經驗與操作來學習的戶外教育,既能解決學習動機低落的問題,還因學習方式的多元,能讓孩子更個別化、跨領域的學習,有效提升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確實能補充課室教學的不足.「近年來,各國都開始注意到戶外教育的益處,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澳洲,都積極制定國家層級的戶外教育政策,也實際投入資源,」台灣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教授陳美燕說,這些國家有的將戶外教育與課綱連結、有的制定政策白皮書,瑞典、丹麥等甚至已經有純戶外的學校,台灣也開始動起來. 走出教室,與學習真實相遇黃茂在解釋,戶外教育常讓人誤解為環境教育,但其實戶外教育的面向更寬廣,「只要是走出課室的學習,都是戶外教育.比方說,美國近來就把戶外教育跟STEAM教育結合,還調查了適合進行STEAM教育的場域、列出評估指標,」包括生態、冒險、食農、在地、文化等領域,都可以是戶外教育的主題.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名譽教授王鑫曾經在文章中提到,有效學習需要自由、自然與自在的環境,脫離自然、脫了真實的生活世界,一切學習都是虛擬的.社會學科、自然學科都是如此.戶外教育正是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必要途徑.「教室只是一個暫時的基地,學生必須帶到大自然與社會場域裡上課,才能與「學習」真實相遇,」台灣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陳永龍說,他曾與芬蘭戶外教育專家VesaHeinonen交流,發現在芬蘭的學校裡,沒有所謂的「戶外教育」,因為芬蘭的教育,本身就是戶外的.陳永龍表示,芬蘭強調走出教室的「真實學習」,應該在森林裡學習的內容、就帶到森林裡去上課;在社會文化場域才學習得到的課程,就帶到真實的社會文化場域裡頭. 跳脫都會觀點,回歸孩子需求推動戶外教育的過程中,常有一種迷思是:「在教室以外的學習,讓家長或其他民間機構來做不行嗎?為什麼必須拉進學校教育?」對此,新北市深坑國小校長郭雄軍說,這其實是一種教育平權,讓所有的孩子不論家庭環境如何,都有機會在各種情境中學習.郭雄軍回憶,20多年前他曾接待來自山上的學童,孩子告訴他:「校長,你們學校有鬼!」他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才發現,因為校內的廁所是感應式燈光,孩子在山上從未有機會見過而覺得有鬼.他也曾在偏鄉當校長期間推在地遊學,結合學校周邊景點與單位推出行程,開放外校親子參加,結果參加的都是城裡來的、開名車的.家庭社經情況,確實影響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投入程度.「學校教育要盡力幫助每一個孩子,不論家庭狀況如何,都有機會拓展生活經驗、增加見識跟格局,」郭雄軍強調,在此思惟下,戶外教育也應該跳脫都會觀點,回歸孩子的需求.例如,對偏鄉的孩子來說,以台北為戶外教育場域,帶孩子到博物館、搭捷運、看看百工百業,就有機會帶給孩子一些觸發. 創造機會,讓孩子拓展經驗與視野黃茂在用「光譜」的概念說明戶外教育.他認為,光譜中間的可見光,是學校課程,至於兩邊的波,則是包括各種文化、社會、自然、生態等真實情境與議題,只要好好設計,都能為孩子創造豐富的學習經驗.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有愈豐富多元的真實經驗,學習就愈深刻、愈能遷移.周聖心則強調,課本能給孩子的太單一、太片段了,大人要思考的,是如何創造機會讓孩子拓展生命經驗、拓展視野,未來才有能力、餘裕面對人生.學習不該是單向傳授、無感背誦,而應該是探索、發現與感動的過程,這也是台灣正在努力的方向.延伸閱讀:1.知名律師呂秋遠:親子相處,要同理對方想法2.家長不想管,老師不敢管?把孩子教好是誰的責任?親師大戰的結果輸家都是孩子!3.一個泥水匠的告白:請教教我數學我想找回失去的......4.不評判,只確認感受,讓孩子完整體驗每個情緒5.遲鈍不一定是壞事,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