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審稿:賴建翰醫師|文:黎佳燊 一般來說,學步期小孩踮著腳尖走路屬正常,父母無需過於擔心,因為這個階段他們還在學習走路,尤其是12~14個月大的孩子,再過三到六個月,大多已經能平腳踩地行走活動了.若發現小孩滿三歲仍是踮著腳走路,爸爸媽媽就要特別留意孩子的健康隱患,以下列出其可能原因與改善方法. 跟腱過短是踮腳主因寶寶的腳跟和腳趾因為長期縮在母胎中,所以造成連結小腿後肌和腳跟骨頭的跟腱變得很緊,在寶寶出生之後,為使雙腳能平踏在地上,並正常地走路,孩子需要一段時間活動與拉筋,來幫助肌腱完整成長.在極少數情況下,肌腱可能沒有發展完全,導致孩子跟腱過短、腳跟沒辦法碰到地板,便需要踮腳尖以利行走. 另外,早產兒也有踮腳走路的風險,因為早產兒容易發生腦神經損傷,間接影響肌肉運作,造成畸形足(Clubfoot)、跟骨骨骺炎(Sever’sdisease)等足部病變.如果再加上腦出血,則可能導致腦性麻痺,其中痙攣性腦性麻痺更會造成嚴重的肌肉僵硬,使走路變得困難,有的症狀也會過度拉緊跟腱,引致痙攣性半身麻痺(SpasticHemiplegia). 健康小孩也會習慣踮腳有些孩童雖然可以腳掌平踩在地上走路,但卻習慣把腳尖踮起來,通常這些孩子可能有發展遲緩或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SpectrumDisorders,簡稱ASD)的行為特徵,像是語言和社交能力遲緩. 話雖如此,健康的小孩也有可能有踮腳走路的情形,這被稱為自發性踮腳尖(Idiopathictoewalking),其原因仍有待研究,但往往是因為習慣或家族遺傳所影響,根據瑞典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KarolinskaUniversityHospital)的研究,約有5%的小孩在六歲前是踮著腳行走的. 訓練小腿肌告別踮腳要糾正孩子的走路姿勢,主要著重於在小腿後側肌肉,以及阿基里斯腱(跟腱),能夠有效幫助腳掌正確觸地.其中最簡單的方法是練習從座位上站起,坐下,此動作適合未滿六歲的孩童,父母可以先讓他們坐在椅子上,然後雙手穩穩地抓住孩子的雙腳,確保他的腳根貼在地板上,然後請孩子進行替換與坐下的動作. 而六歲以上的小孩,可以讓他自己用雙手壓住牆做小腿拉筋.首先,在身體直立且腳掌貼地的正常姿勢下,將其中一隻腳往前踏出,此時,另一隻腳的小腿肌肉如果出現輕微的緊繃或拉扯感,就代表動作正確.請維持這個動作持續15〜30秒,然後再換腳進行,一隻腳反覆練習十次即可.方法還有深蹲和腳跟走路等等.你好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延伸閱讀:學步期大躍進!3招培養小孩語言能力早會走比較聰明?寶寶學習走路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