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炎熱,室內溫度常常超過攝氏30度,吃藥時,常常發現藥粒輕輕一碰就碎了,或是藥丸怎麼好像發霉了,以上這些狀況很可能是在藥品的保存上出了問題.國民健康署也發現常有長輩們覺得家裡頭很熱,冰箱不僅可以讓食物保鮮,也可以長時間的保存藥品,所以從醫院帶回家的藥品就往冰箱存放,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冰箱並不是萬能的,大部分藥物都不可以放在冰箱裡,藥品最簡單的存放方法是依據藥品的包裝盒、說明書或藥袋上的指示放置. 藥物保存三不原則大多數的藥品容易受到光線、溼氣、溫度等環境因素所影響而變質.國民健康署提醒家中長輩,保存藥物有三不原則:一、不要存放冰箱多數藥品只須放在室溫下乾燥、陰涼及避光處保存即可,如果將藥物反覆在冰箱和室溫中來回,藥物反而更會吸附水氣,增加變質風險.因此,除了藥袋或包裝上註明:需冷藏或請置於2~8度,其他藥品都不應放冰箱.建議存放在常溫的藥品,可放置於通風的櫃子中,如果家中的溫度經常高於30C,可請藥師協助確認,是否適合將常溫儲存的藥品放入冰箱.二、不要放在濕熱廚房或窗邊避光、避濕、避熱是藥品的重要存放原則,若是放在浴室、廚房、窗邊等潮溼、悶熱或陽光直射的地方,可能讓藥品療效打折、甚至變質;另夏季密閉的車內溫度可高達50℃以上,切勿將藥品留在車內;而某些特別用來救命的藥品,如緩解心絞痛的硝化甘油錠、心血管疾病用藥、抗癲癇用藥、化療口服藥品、胰島素以及荷爾蒙製劑、抗感染藥品等,必須嚴格遵守正確的儲存方式,如果因為放置在高熱下,無法確認是否可以繼續服用時,可以請教藥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不可擅自停藥或逕行繼續服用.三、不要把藥品重新再分裝至別的容器中服藥後應隨手將藥物放回原袋內封好,不要把藥品重新再分裝至別的容器中,以免發生誤服或服用過期藥品的情形,某些原本盛裝藥物的容器本身的設計就有避光和避熱的效果,分裝後容易使藥物變質.另外藥物用完前也不要把外包裝丟掉,以免用藥錯誤.每一種藥品都有保存期限,國民健康署提醒,關懷家中長輩用藥安全,一定要定期進行藥箱大掃除,檢查藥品使否過期或是變質,藥品切忌與他人分享,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同一種藥品;因此身體若出現病痛,還是應該到醫院請醫師診斷,對症下藥.而服用藥品以白開水最安全,盡量不要搭配飲料、牛奶或是茶類,以免影響藥效或是引發副作用的產生. 資料來源:健康署延伸閱讀:「0到6歲國家養」政策最快明年上路,育兒津貼從2500元提高為5000元9/1新制上路!兒童安全座椅採「後向式」,違者可處1500至3000元罰鍰公費流感疫苗10/5開放施打!6個月以上幼兒可施打,懶人包、Q&A一次報你知7歲以下兒童可免費健檢7次!只要備妥「這些」就可檢查精油防蚊液使用注意!幫2歲以下嬰幼兒擦「精油類」藥膏、噴霧恐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