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希望之棲life-live-living https://nozomimo.blogspot.com/facebook粉絲頁搜尋-「希望之棲life-live-living」當初在網路上看到集資保存花磚-台灣老花磚的故事就深受感動,想著哪日來到嘉義,必定要到訪此處,親身體驗被有著絕美容顏的台灣百年花磚包圍的感受.一踏入台灣花磚博物館,除了博物館本身就是棟老屋,擁有濃厚的歷史感,放眼所及的每一片花磚,都好似想向我們訴說他們自身的身世與久遠的故事.雖然台灣花磚博物館就在路邊,但兩邊皆是一般商家,鐵皮與招牌遮住古典建築物原有的光輝,一不留神很容易錯過,因為建築物不大,為了保護老屋,入內實施人數管制.台灣花磚博物館,不虧是木頭之都-嘉義的老房子,全檜木建造的老屋,隨著木頭越陳越香,散發著沉靜與優雅的氛圍,在老屋各處與木質家具中,鑲上美麗的花磚,整棟博物館就是木頭與花磚的組合.台灣獨有的花磚,要追溯到1915年至1935年,日治時期日本所製造的手工彩釉花磚,其樣式抄襲英國維多利亞樣式,日本即稱此類磁磚為「馬約利卡磁磚」(MajolicaTile).從日本出口到台灣、本地匠師購買白磚,而後融入台灣在地文化元素,形成具有台灣特色的花磚.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花磚的風華年代只維持短短20年,因物資缺乏而全面停產.每片花磚都蘊含美好的祝福,花磚製作精緻費工,尤其是手工上釉.釉彩高溫熔解後,隨著土坯高低起伏流動;調控色澤飽滿度時,還不能有任何筆觸;上色多寡、燒製火候處理繁瑣,考驗匠師技藝.近百年來臺灣富貴家族,借由珍貴的花磚妝點門宅以彰顯富貴,與紅磚工藝的融合,更形成獨特的臺灣花磚建築文化.博物館一角,展示著被拆下後尚未處理的花磚,這些拆下的花磚經過百年的洗禮,修復非常費力,經過磨除水泥、除霉等工序,每一片都需要兩個月以上,才能展示.上二樓的木造樓梯,也貼滿了花磚,當初館長徐家父子花了一年多整理老屋,為了復原被拆除的木樓梯,徐館長直接找上老師傅,以傳統榫接技術打造,再細心的把老花磚拼貼在上面,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台灣花磚樓梯.二樓擺放徐館長收藏已久的日治時期古物與老家具,有復古的花磚紅眠床、馬賽克浴缸,閣樓與樓梯也都巧奪天工地鑲有花磚,讓我想起外婆家以前那座紮紮實實鑲著繽紛馬賽克的泥作浴缸.台灣花磚博物館,前身是德豐材木商行,日治時期,嘉義是全台最大木材集散地,林森西路到處是木材行.這棟老屋由全檜木建成的雙層日式建築,保有原始木造卡榫結構,當時一般建築牆面用的是編竹夾泥牆,但老屋以木頭取代竹子,建材很講究.徐館長將現代裝潢全部拆除,完全展現美麗的檜木樑柱.閣樓內展出台灣花磚的搶救過程-館長徐嘉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展開長達二十年的搶救行動,全台探勘現場、拜訪屋主,奔波穿梭在拆屋現場,先爬上頹圮屋樑,進行專業鑽孔、切割、打牆、吊運與運送,到後端刨除水泥塊、反覆刷洗與浸泡藥劑,將滲入百年的頑固黴菌予以清除,耗時數月,才能重現往日鮮豔奪目的釉彩.徐館長與夥伴們致力於"讓世界看見台灣花磚之美",並於2016年透過法國馬賽大學向聯合國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進入博物館時,就看見許多人坐在地上努力的畫呀畫,原來是1F販售的紀念品中,有印著花磚圖樣的白色杯墊,桌上放著許多色鉛筆,提供遊客們自行DIY畫上自己心目中花磚的顏色.象徵花開富貴的花朵、福氣的蝙蝠、長壽的壽桃、豐收的水果、多子多孫的石榴、祥瑞動物如孔雀,花磚圖案千變萬化,也象徵當時對家庭生活的想像與期盼.當時唯有大戶才用得起花磚,彰顯富貴,如今物換星移,用這些原本就美麗的圖樣,設計出眾多周邊商品,讓普羅大眾也能擁有、欣賞並了解他們內涵的意義的台灣花磚.帶回一塊印著花磚的素色吸水杯墊,讓momo在家中好好著色,擁有屬於他自己獨一無二的美麗花磚. 當初看到台灣花磚博物館的訊息,讓我馬上想起2010年到訪過的日本INAXMUSEUM,INAXMUSEUM腹地廣大,幾棟建築展示與功能的連結,讓人印象深刻.台灣花磚博物館或許受限於場地空間的限制,展品與觀賞者比較無法有互動,雖然入口處有播放著影片介紹,但還是希望能夠更深入的了解每片花磚圖樣的意涵,不然有些走馬看花,或許台灣花磚博物館無法像INAXMUSEUM那樣有足夠的空間,但若運用現代科技與多媒體互動式的導覽方式,相信台灣花磚可以更加讓人印象深刻. 台灣花磚博物館地址:嘉義市林森西路282號開放時間:週三~週日(周一、周二休館)參觀時間:10:00~12:00;14:00~17:00門票:50元(可抵消費)台灣花磚博物館官網台灣花磚博物館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