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在育兒我的孩子與伴侶一定會上「我最在乎的人」排行榜.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都想自己最在乎的人能快樂,更想一輩子跟他們保持相親相愛的親密關係.只是時常我們不小心用慣性的方式,也就是「否定」,來處理對方(自己)的情緒.結果反而是我們最不想要的:最在乎的人疏離了我們.最近在看「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裡面有一個故事情節讓我看了感觸多多.****** 小孩(口氣帶著失望與抱怨):我們永遠都不出去玩! 媽媽聽到「永遠」這種極端的用詞就感覺到火開始燒:明明上個週末我們才一起去遊樂園玩!什麼永遠!我一天到晚花那麼多時間、力氣、錢帶你出去玩,你竟然都不記得,完全不懂感恩,只會在那邊抱怨!******作者給我的提醒是,遇到類似以上的對話,要記得孩子只是想告訴我們他的感受.我們要把握這個分享,不是因為要積極的解決它,而是因為它給了我們與孩子連結的機會.否定孩子的失望與不滿不會讓他/她的情緒消失,只是教他/她把情緒壓抑、推走.上述的情況能如何換個方式處理呢?****** 小孩:我們永遠都不出去玩! 媽媽:聽起來你很無聊,不想繼續這樣. 小孩:對啊,我們今天都在室內. 媽媽:真的耶,那你想去做些什麼? 小孩:我想再去遊樂園玩. 媽媽:上禮拜去真的滿好玩的,對不對? 小孩:對啊!******能接納自己與他人的各種情緒,提供的是一種「不管發生什麼事,不管我有什麼嚴重的情緒,我最後都會OK,事情都過的去」的安全感.這其實也是情緒管理的學習.情緒被否定,尤其是負面情緒,在我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發生的機率很高.情有可原,因為很愛我們的成人也想我們開心,當然不希望我們卡在不好的情緒中.說真的漠視、壓抑、分散注意等工具都能讓負面情緒速速離開.只是要問問自己:這些情緒真的過去了嗎?到中年還在諮商來上課去的我發現,我有許多童年階段的情緒原來都沒有過去.當我們能先有意識的發掘自己正在否定情緒,我們就有機會開始練習去接納情緒並為我們的下一代建立新的情緒習慣.接納不是放縱或鼓勵情緒變本加厲,只是不設法消滅它,單純的看到與接受這些情緒存在而已.這讓我想到結婚誓約中提到的forbetterorworse.接納是真愛的表現與象徵,因為實質有愛的關係不會只能承載人生的光明面,而是能承載人生中各種面向的體驗與感覺. ◎Podcast延伸聆聽~媽很想聊﹝想聊EP.23﹞當媽後,我重新認識了我的母親~聊原生家庭與教養傳承﹝聊關係EP.1﹞愛對方,卻還是忍不住口出惡言?◎原文出處~意在育兒﹝forbetterorworse﹞照片出處:PhotobyonLukaszSzmigiel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