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寶從今年2月進入幼幼班,一直到8月上小班的現在,上週幼兒園終於召開第一次家長座談會.我也非常期待能藉由這個機會能增加跟老師的互動的機會.畢竟平常只有透過聯絡簿才能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也只有用書寫的方式和老師聯繫,極少交談的時機.就在我滿懷期待參加座談的當天,在經過幾番含暄後,主任開始說: 現在的小孩被照顧的太好,家長太寵了,每個人來學校都覺得自己是公主和王子….雖然這是事實,但從一個從事幼兒教育超過20年的長輩口中說出,還是覺得不太恰當.畢竟她也有自己的孫子,難道她不疼愛他嗎?後來,在談到小班孩子最需要的溝通能力時,主任突然當眾數落我家哥哥的不是(沒錯! 就是在所有家長面前).大致上是哥哥在學校情緒比較多,老師會請他去旁邊冷靜,然後跟他說: 哭沒有用,哭不能解決問題.一直到哥哥發洩冷靜完.下一句,就提到我們家長就是太容易妥協,十次裡面只要有一次滿足他們,就會被吃定之類的….當下被這樣說,我覺得腦中一片空白又無言.無言的是,她從沒有跟我討論過哥哥的教育方式,當然不會了解我們在家的是如何跟他互動並且處理他的情緒.另外,她不選擇私下跟我討論,而是當眾跟我說,我要如何反應呢?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我主動跟主任、老師溝通,他們卻從未跟我討論這個部分,而一出了事情,就認為是家長的問題? 我家兄弟都是在同一個幼兒園,由同一位老師負責,如果真的如他們所說沒有原則地過份寵愛或是無限上綱的妥協,那為何弟弟就相對情緒穩定,呈現和哥哥截然不同的性格呢?在追究家庭教育外,是否有真正去了解每個小孩的個性與思想,而不是用單一標準化的方式去對待所有人,這樣才是學校”因材施教”的體現,不是嗎? 我非常訝異一位經營幼教20年以上的資深長輩,會把我家哥哥當成問題兒童.認為是溝通能力不佳以及家庭教育的造成.然而,我跟他的班導師聊過,老師說他在其他部分表現都很好.我不會把教養孩子的所有責任丟給學校,否則我不會堅持從他們出生後就自己帶,不假他人之手.就是因爲我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會一直努力地堅持到現在.我是非常自律的魔羯媽媽,自然也希望在儘量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讓孩子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成長.但要求一個三歲小孩不要表現出情緒,不能哭鬧,是否太過苛責? 我想問的是,這半年來,他們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情緒較多的哥哥,是否有改變了呢? 在孩子哭泣的背後,有試著了解哭泣的原因並且去溝通嗎? 至少我在家是這樣做的.還是認為消極地認為”哭久了覺得沒用,最後就不哭了”才是最好的方法? 這個世界對父母有太多的期望與要求,許多人只看到片面,就認為一定是父母沒有教,家庭教育失敗等,立刻以教養魔人之姿說三道四.一跟學校反應,就被認定成”恐龍家長”….許多時候,我們的壓力並非來自於學校,而是其他的父母指責,認為老師很辛苦,要求太多了….我想問的是,哪個行業不辛苦呢? 現在的父母,遇到不合理的對待,一旦提出就會被公審、被要求噤聲.當父母的,真的太難太難了!沒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父母,沒有最正確的,只有最適合的.而這樣的做法是否對孩子最好,只有父母能自證.學校,是孩子謹次於家庭,花最多時間生活的地方.對於不同的孩子,應該給予不同的做法與支持,才是辦教育的初衷與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