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更新>喜歡日系服裝風格的媽媽們,一定知道甘派和辛派所代表的意義,甘派代表著甜美與溫暖的風格,就像愛小宜很愛的LINA,而辛派則代表著個性與俐落,如果將甘辛風格套用在親子關係上,那麼辛派代表的就是理性,是根據心理學理論,而甘派代表的是感性,隨著情感天性,簡單說,就是一派是行為主義,而一派是人本主義,寶寶哭了!但你奶也餵了,尿布也換了,也沒生病,你怎麼做?甘派代表會把寶寶抱起來並安撫寶寶,因為這類的父母相信寶寶哭絕對是有理由,例如,肚子漲氣,但寶寶不會說所以就哭,或者是,沒有安全感,畢竟從生活十個月的媽媽子宮裡,突然間來到這個大千世界,沒有安全感是正常的,辛派代表則會說,如果奶餵了,尿布換了,沒有發燒生病,就讓寶寶哭,哭累了就會停,千萬不能寶寶一哭就去抱他,要等到寶寶不哭才能抱他,他們所持的論點就是不可以讓寶寶用哭控制大人,只要父母堅守紀律與原則,沒有無法訓練的寶寶,而你是那一派?其實自己並不懂心理學,也不明白行為論的意義,但愛小宜知道沒有一種派別是可以從頭到尾都適用的,如果固執的謹守一種做法,那麼只會淪於僵化,就像工作時,如果遇到問題,只會用同一種作法去回應解決,那麼,終有踢到鐵板的時候,我想,自己會是甘辛派吧!還記得我們剛從月子中心出院時,剛好遇到過年,便把還沒滿月的同大爺帶回鄉下過年,那幾天小子每晚必哭,奶餵了,尿布換了,量體溫也正常,新手爸媽的我們實在不知道小人兒到底怎麼了?只能整晚一直這樣抱著小傢伙,常常抱到東方魚肚白,才在我們懷裡睡著,最後,實在沒辦法,心裡也覺得寶寶可能不舒服,去看醫生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腸絞痛,寶寶不會說,和外界溝通的唯一工具就是聲音,開心了就笑,不舒服了就哭,經過這次腸絞痛事件後,我們怎麼說寶寶哭是找麻煩,而必需訓練一個出生還不到三個月的小娃兒要知道紀律,要一覺到天亮,要不哭不吵呢?也許有人會問,面對寶寶的夜半哭鬧,難道不曾情緒失控,會的,所以這時就很需要父母雙方彼此的支持,再者,自己常想,就算是大人,到了一個新環境都需要時間適應,何況是小嬰娃,每次只要想到這,就又可以重新打起精神面對哭泣的小惡魔了!其實自己也曾經試過當同大爺哭鬧時,就一直不理他,讓他去哭,很少數的時候,他會真的哭到累而睡著,大部份的時間,只會愈哭愈兇,甚至會握緊拳頭,不停的往自己嘴裡塞,試圖想安撫自己,這時候,就要花更久的時間才能讓小子不哭,但若小子只要有些咿啊,就去拍拍他抱抱他,反而同大爺咿啊了一下,很快不吵鬧了,安撫的時間大為縮短,當寶寶哭時,一定有原因,可能是還沒吃飽,可能是尿布濕了,可能是便便了,可能是太熱,可能是不舒服了,也可能只是想抱抱,當寶寶有了足夠的安全感時,很多習慣就可以慢慢的被建立,以自己的經驗,我們現在總是在小子咿啊的時候,就很快的去檢視他的情況,所以也養成同大爺在需要我們換尿布,便便,或餓了,不會在第一時間就用哭來表達,而是會嗚嗚或咿啊的,但我們唯一謹守的原則就是,當問題解決了,不哭了,便不會一直抱他,以免養成要一直討抱的習慣,但若是大哭的情況,大多數就會是因為不舒服,就像之前因為白天因為婆婆自行將米精與奶混合餵食,導致小子天天打嗝,那幾天每晚都大哭,(請見過敏了?米精加奶惹的禍)小嬰時期的同大爺,自己傾向給小子足夠的安全感,會比較偏向情感導向的甘派作法,不過快一歲的同大爺,其實有些可以明白大人在說什麼,就會加入講求原則與紀律的辛派作法,偏左或偏右都不是好事,中庸就好,太過情感導向,容易流於溺愛,太過紀律導向,容易造成疏離,以上只是自己目前這幾個月和同大爺互動心得,再加上一些曾經看過的教養書本的想法,僅是個人小小看法,絕對稱不上親子教養,也不見得適合每個寶寶,畢竟寶寶的天生氣質是不同的,所以才會說沒有一種作法是可以萬般適用,我並不懂教養,卻有100分的愛,因為當媽媽是一輩子的事,所以我有一輩子的時間,好好的學習怎麼做一個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