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的瑪麗皇后在走上斷頭臺的前一晚,頭髮一夜變白.她喪命那年還年僅38歲,顯然那晚讓她遭受了強烈而極端的壓力.壓力如何讓頭髮迅速變白一般來說,壓力不會只影響單一系統,而是對多個系統同時造成影響.像是講到因為驟然面對壓力而讓頭髮一夜變白,這種現象就很能讓講故事的人借題發揮,講個不停.其他的疾病很少能相提並論.頭髮一夜變白或迅速變白,可能的解釋是壓力讓還有色素的頭髮脫落,但沒有色素的頭髮則留著,於是看起來就是一頭白髮或灰髮.頭髮迅速變白,英文的一種常見說法是瑪麗皇后症候群(MarieAntoinettesyndrome),指的是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的瑪麗皇后在走上斷頭臺的前一晚,頭髮一夜變白.她喪命那年還年僅38歲,顯然那晚讓她遭受了強烈而極端的壓力.歷史也記載,英國殉道者摩爾爵士(SirThomasMore,1478-1535)遭到處決的前一晚,在倫敦塔一夜白髮.至於比較現代的紀錄,則是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空襲倖存者的頭髮變白.至於我自己看過的發表病例,則是有一位美國皮膚科醫師提到自己診治了一位63歲男性病人,該名男性意外跌落樓梯,事後頭髮變白,顯見這場意外對他造成的震驚與壓力.曾參選美國總統的參議員馬侃(JohnMcCain),從1983年起一直擔任國會議員,直到2018年在任期間去世.他的傳記也提到,馬侃在越戰期間淪為戰俘,受到酷刑對待,而讓頭髮迅速變白.哈佛大學的研究,進一步解釋了壓力為什麼會讓頭髮迅速變白,也談到壓力對人體有什麼更廣泛的影響.壓力會刺激到交感神經─這屬於我們戰或逃反應的一部分.交感神經也與毛囊的健康息息相關.科學家研究不同程度的壓力對毛囊有何影響時,就發現壓力會讓交感神經釋放正腎上腺素,壓力愈大、釋放愈多,除了加速脫髮,還會消耗毛髮的色素.由於交感神經參與了幾乎所有器官的神經支配,研究結論認為:從頭髮變白,就可看出壓力對生理的影響有多麼廣泛.人的頭髮色素有限,而且用完了就無法補充─變白之後就再也不會變黑(去染髮可不算).正因如此,大家才會覺得老化與白髮有關.人類經過了演化,能夠在許多年間慢慢取用毛髮色素,而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迅速用光.哈佛大學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我們剛開始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預料壓力對身體有害,但壓力危害的程度還是超出我的想像.光是短短幾天,所有那些會產生色素的幹細胞就消失了.一旦這些幹細胞消失,就無法再生成色素.這種損害是永久的.」明確瞭解壓力如何影響這些細胞之後,也就能繼續研究壓力如何影響體內其他組織與器官.這等於是找出最終療法的關鍵第一步,希望能夠阻止或逆轉壓力的影響,避免老化加速.傳承智慧,減輕世代壓力好消息是,我們年紀愈大,感受的壓力反而會減輕.蓋洛普在一百四十個國家進行的一項大型民調顯示,在15歲到29歲的受訪者中,有64%覺得自己感受到壓力,50%覺得自己感到憂慮,也有32%覺得自己感到憤怒.相較之下,如果是50歲以上的受訪者,比較沒那麼有壓力(44%),也比較沒感覺到憂慮(38%)與憤怒(16%).而在70歲以上的受訪者中,這些數字甚至還更低.南加州大學還有另一項大型系列研究的結論也類似,發現受訪者對日常感知壓力的評等,有某種難以解釋的現象:從20多歲到大約50歲所感受的壓力很高,但是等到75歲左右,就會急劇下滑.相較於年輕族群有50%都覺得很有壓力,年老受訪者只有17%感到有壓力.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經濟壓力減輕、退休、家人成年、看法更為正向等等,但都無法完全解釋為何壓力會減輕.這也與我們對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的研究結論相當一致.我們的研究結論顯示出一條U形曲線:人的幸福感在20多歲的時候很高,接著開始下降,在40歲到50多歲時觸底,然後再次上升,而且持續增加到70多歲.對大部分人來說,從50歲到75歲左右的日子就是愈過愈好,之後生活品質又會慢慢開始下降,主要是因為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然而雖然下降,在到80歲之前的生活品質分數也不會比50歲左右的分數更低.所以平均而言,在生活品質於50歲來到低點之後,我們其實還有30年左右的好日子可過,可不像一般以為的愈過愈差.這是因為隨著年紀變大,我們對事情的期盼愈來愈實際,也更懂得選擇該和誰一起度過人生光陰.年紀大了之後,變得比較聰明,比較懂得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天,享受各種好事,笑看各種壞事,比較不會反應過度,也學會了要把目標訂得更實際,知道該更看重哪些人和哪些關係.隨著年歲漸長,我們會更善於應對各種造成壓力的挑戰,也累積了更多智慧,能夠抒解壓力、懂得變通.智慧能發揮的潛力,至少有一部分具有神經生物學的基礎,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從大腦成像,就能為所謂的「智慧」提供生物學上的解釋:在我們進行與智慧相關的任務時(特別是發揮同理心、做出決策或進行反思的時候),會發現大腦某些區域持續發亮.在不同世代之間分享、傳承智慧,不但能改善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也有助於讓年輕人和老年人減輕壓力.資深研究員希門(TeresaSeamen)主持了一項實驗性質的創新輔導計畫,以實際證據指出,這種「智慧分享」的體驗確實能帶來好處.這項計畫的名稱是「Gen2Gen」(世代對世代),創立於加州聖荷西,由退休人員為貧困兒童與年輕人,提供平均每週15小時的教育,希望「透過提供志願輔導服務,讓較年長成人成就偉大的志業,也讓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有更高的抱負、更好的機會」.這群退休人員會從計畫領到津貼,主動參與一項策略與規劃課程,並且定期向監督該計畫的正規教育工作者,提出意見回饋.Gen2Gen計畫大獲成功,一方面改善了教育水準,一方面也讓年輕人與退休人員減輕壓力.這就是一個簡單、已證明有效的模式,期待會有其他國家跟進效法.說出內心的感受我們得要回頭談談「發炎」這件事,瞭解壓力有哪些生物標記(biologicalmarker)、又會如何影響疾病.不管你信不信,不論是急性或慢性的壓力,都會帶來發炎的連鎖反應.這種發炎會隨著時間惡化,帶來常見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例如心臟病、癌症、阿茲海默症,還有讓皺紋變多!雖然藍色寶地的居民也確實會有壓力,但他們已經找出了能夠抵禦壓力的技巧,而我們也能向他們取經.這些全球最長壽的人所擁有、而我們大多數人欠缺的,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裡就有抒壓行程,讓壓力不會累積成慢性.沖繩人每天都會花時間緬懷先人;復臨安息日會教友會祈禱;伊卡利亞島民會睡午覺,薩丁尼亞島民則是和親友喝葡萄酒聊天.藍色寶地生活比較緩慢、比較安寧,步調不那麼緊湊.這些地方營造出的日常節奏,不那麼讓人感到憂慮、匆忙,也不會覺得一直需要趕往下一個地點.這些人能活得更長壽,實在並非巧合.病人想要休息、抒壓、放鬆的時候,我的建議是每天安排一個時段或多個時段,將手機關機,並且關閉其他網路通訊.讓關機習慣成自然,並慢慢把時間拉長.讓身邊的人都知道你有關機時間,這樣在你暫時關機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到壓力.如果可能的話,晚上別把手機帶進臥房,睡前一小時也盡量別用手機.除此之外,如果能夠每天都和朋友聚一聚,一定會讓你覺得大有收穫.我很喜歡籃球巨星喬丹說過的一句話,當時有人問他擔不擔心接下來的球賽,他說:「如果我連投都還沒投,何必擔心沒投進的問題呢?」難怪大家都說他處事冷靜,打球的時候也似乎沒有半點焦躁.我在擔心某些事的時候,也會用這種想法來轉移注意力.畢竟我們愈擔心某些問題,只會讓它們的鬼影在我們心裡變得更龐大.別一心想著那些問題,問題就不會糾纏著你.把問題說出來,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減少擔憂.南加大就做過一項實驗來檢視一句著名英文諺語:Aproblemsharedisaproblemhalved.(有人分擔,問題減半.)研究團隊將受試者兩兩成組,請他們發表演講,並由研究人員錄音.在演講之前,研究人員會鼓勵其中一半組別的受試者去討論一下他們對公開演講的感覺,另一半組別則是請他們不要討論相關感受.而在實驗的前、中、後,都會測量受試者感受到的壓力大小.那些能夠說出感受、表達自己的恐懼、憂慮與期望的受試者,感受到的壓力顯著較低.此外,在每位受試者演講的前、中、後,研究人員也會去測量他們的皮質醇濃度.皮質醇這種激素很能代表生物感受到的壓力大小.而在有討論感覺的組別,皮質醇濃度顯著較低.如果皮質醇濃度長期居高不下,就會加速發炎與細胞老化.所以,如果想要打敗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把感受說出來,而且如果對方與你處境相同,效果最佳.這是因為在感受到威脅的時候,常常就會讓壓力升高,而與處於類似情緒狀態的人一起談談這些造成威脅的情境,就能抒發掉這些壓力.本文摘自<拒絕變老:讓人更長壽、更健康的新科學>,天下文化出版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報導,原文<壓力大到「一夜白髮」竟是真的!研究:40-50歲壓力最大,白髮、皺紋、癌症通通來...>書籍介紹<拒絕變老:讓人更長壽、更健康的新科學>作者:蘿絲.坎尼原文作者:RoseAnneKenny譯者:林俊宏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4/01/25作者介紹蘿絲.坎尼屢獲殊榮的內科醫師暨研究學者,自2006年以來,擔任都柏林三一學院高齡醫學系主任,是愛爾蘭高齡長期追蹤調查(TILDA)的創始計畫主持人.坎尼教授已發表超過六百篇科學論文,並於2014年獲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這是愛爾蘭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最近她也因為在老化方面的研究,於2019年在吉隆坡舉行的世界大會獲頒終身成就獎.她曾在2018年獲<愛爾蘭時報>評選為「保健英雄」,在2017年榮獲三一創新獎,並於2020年獲選為愛爾蘭老年醫學學會主席.延伸閱讀:婦產科女醫師:妳沒有欠這個社會、也沒有義務要「幫」誰生一個小孩「我運氣比較不好,遺傳到精神病...」一位「幻聽病患」的告白:我只是想伸手把聲音趕跑,但別人都不敢看我小事成離婚導火線,因為你沒搞清楚婚姻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