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嬰兒學會說話前,寶寶手語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溝通工具,幫助寶寶表達需求與情緒,促進語言發展和溝通效率,增進親子關係.6個月大開始出現自發性的手語,本篇整理常見寶寶手語,家長可搭配語言,融入日常生活學習快速目錄:一、什麼是寶寶手語?二、什麼時候開始學寶寶手語?三、常見寶寶手語四、寶寶手語的4大好處五、學習寶寶手語的小技巧一、什麼是寶寶手語?嬰兒1歲左右才能說出幾個簡單的單詞,如「爸爸」、「媽媽」或「抱抱」.而寶寶手語是一種專為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設計的溝通方式,幫助他們在口語發展之前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緒.一般來說,寶寶在6個月大時會開始出現一些自發性的手勢,例如:•揮手表示「掰掰」或「不要」•伸手指向想去的地方或想要的物品 這些都是生活中自然發展出的手勢,而嬰兒手語則是一套有系統的手勢語言,讓寶寶能更有效地與家人溝通.延伸閱讀:如何引導嬰幼兒說話?2歲語言發展大爆棚!二、什麼時候開始學寶寶手語?寶寶從出生就可以開始接觸手語,家長可以在日常互動中加入簡單的手勢,並搭配語言說明.學習寶寶手語的建議步驟如下:1.出生至6個月:家長可開始使用簡單的手勢,搭配口語描述.2.6-8個月:寶寶開始對手勢產生興趣,家長可以慢慢引導.3.8-10個月:寶寶開始嘗試用手勢回應,並與語言結合.4.10個月以上:寶寶手勢表達能力逐漸提升,可能會創造自己的手勢.三、常見寶寶手語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寶寶手語手勢:•吃:五隻手指碰在一起,反覆輕觸嘴巴.•喝:手像拿杯子一樣,做出喝東西的動作.•痛:兩隻手的食指,反覆觸碰特定部位.•沒了:雙手掌心向上翻出,表示沒有或結束.•還要:五隻手指碰在一起,雙手重複相互觸碰.•愛你:伸出拇指、食指與小指,向對方比出「我愛你」的手勢.四、寶寶手語的4大好處寶寶手語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表達需求,還能促進親子關係,讓育兒變得更加輕鬆愉快!1.增加溝通效率:減少寶寶因無法表達而哭鬧,家長能更快理解寶寶需求.2.穩定孩子的情緒:當寶寶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挫折感降低,情緒更穩定.3.增進親子關係:手語互動能加深寶寶與家長之間的信任與連結.4.幫助語言發展:研究顯示,學習手語的寶寶通常比一般孩子更早開始說話,並擁有更豐富的詞彙.五、學習寶寶手語的小技巧家長可以放慢速度、誇張手勢,並反覆練習,幫助寶寶理解與學習手語.1.搭配語言:每次做手勢時,同時說出對應的詞語,幫助寶寶理解.2.日常融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運用手語,如吃飯、玩耍、睡前等時機.3.耐心與鼓勵:寶寶需要時間學習,家長要有耐心並多多鼓勵.4.全家一起學:讓家中的主要照顧者都學習手語,讓寶寶在不同情境下都能理解與使用.卡蘿琳持續提供新手爸比、媽咪們最新育兒衛教資訊,研發適合嬰幼童體質的營養補給品.歡迎加入新會員,免費領取贈品券,輸入優惠碼:BABY,將獲得小獅王辛巴安撫奶嘴(市價165元).須於線上兌換,限量100份,送完為止.另有新客限定優惠,小朋友的最愛,卡蘿琳熱銷- 佩米棒和佩米棒,買一送一和免運優惠.每人限購一組,手刀下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