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聊天,並且讓話題繼續延續下去,以下有幾個要領:(一)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起對話要能持續,必定是內容令孩子感興趣.許多家長不顧孩子的感受,以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出發,硬要與孩子討論,換來的是孩子不理不睬,然後又罵孩子「態度不好」.像是小一點的孩子,在與孩子親子共讀時,你不妨觀察,孩子對哪一段情節或哪一個畫面特別好奇,停留較久的時間,那正是孩子感興趣之處,從那裡著手.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觀察孩子日常關注的事物是什麼,每天花許多心思在哪些活動上.即使你不這麼認同,很想搖頭嘆息,請先保持好奇與開放,試著與孩子聊聊.(二)用孩子能理解的話語提問為了讓孩子能理解你的問題,你需要考量到:第一,遣詞用字是否過於艱深?第二,題材是否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程度?這其實不難判斷,孩子聽不懂時,自然會露出疑惑的神情,你只要問:「是不是聽不明白?」「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嗎?」,去核對孩子目前的狀態,然後,換個說法或降低問題難度就行了.當然,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如果你的問題太過粗淺,孩子也會感到無趣,不想繼續聊下去.(三)允許孩子思考並等待回應為了刺激孩子多元思考,你大概不會問那些理所當然的問題.所以,當孩子回答時,也通常需要一些時間思索.請保持耐心,靜靜地等待孩子思考後回答.等待過程中,不時露出好奇的神情,瞪大眼睛、面帶微笑、時而點頭,用表情鼓勵孩子試著想一想並說出來.(四)接受孩子說出的任何答案當你問出一個問題時,心中肯定有著預設的答案.然而,孩子的回答,往往與我們所想大相逕庭,這是很正常的.不管孩子說什麼,就算是再扯的答案,你都需要接納下來.告訴他:「嗯!謝謝你願意告訴我.」「哇!謝謝你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很開心能聽到你的分享」就算孩子說:「不知道」,你也可以這麼回應他:「謝謝你讓我知道,你暫時還沒想到,要不要再想想看呢?」抱持開放的態度,歡迎孩子的任何答案,也鼓勵孩子繼續思考,不要太快放棄.如果孩子回答了些什麼,你可以在他表達內容的基礎上,繼續探問,讓話題可以持續下去,像是:「是什麼讓你這麼想的呢?」「會這麼想,是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嗎?」「這讓你有什麼感覺呢?」(五)盡量不趁機講道理翻舊帳孩子是否願意與你聊下去,端視孩子表達時,是否被接納、受歡迎.你當然可以針對孩子所說的內容,給予一些回饋,或分享你的想法.但請記住,千萬不要批判或否定孩子的感覺或想法:「哪有人會這樣想呀?」「不對吧!你的想法很有問題喔!」「聽你這麼說,我實在很擔心!」「聽我說,事情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好嗎?」類似這些話語,都只會讓孩子在對話的過程中感到挫折.另外,也請不要趁機講起大道理,甚至翻起舊帳,像是:「我告訴你,我們做人,本來就應該要守信用.像是之前你答應爸爸的事情,你做到了嗎?沒有呀!可是,爸爸答應你的事情,是不是都有做到?所以嘛!你是不是應該好好反省一下!」孩子很敏感,只要你有一點藉機教訓的意圖,對話就可能因此中斷.本文由<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孩子吵著要手機就該給?心理師:只憑這6點就會後悔孩子太乖不是好事!學會適時的反抗讓孩子有自保的能力家長該做的,責無旁貸!身為爸媽能做什麼?心理師:10件事避免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