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格外活潑好動,連一頓飯都無法靜下來好好吃完,甚至常被老師反映上課不專心、愛講話、坐不住,種種注意力缺失的情況總讓家長們擔心:孩子只是貪玩,還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呢?這次好食課邀請就職於楊聰才診所-心理衛教中心的黃彥鈞職能治療師(FB連結),帶大家認識過動症症狀,以及該如何協助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改善分心、提升專注力!問題一⟫孩子怎樣算過動?整理一⟫過動症症狀有哪些我們俗稱的「過動症」全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DSM-5)將症狀表現分為「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衝動」兩大面向:注意力不集中:表現為容易分心、做事虎頭蛇尾,常常忘東忘西、對話時長表現得像沒在聽、無法遵循指示或逃避完成課業或責任過度活躍:孩子總是坐不住,手腳不停動,甚至在不適當的情境中跑來跑去、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或從事休閒衝動行為:插話、經常中斷或干擾他人、沒等輪到自己就動作(難以學會「輪流」)、或情緒容易失控整理二⟫如何判斷是不是ADHD?要看哪一科?孩子分心好動的情形,在成長階段並不算少見,如果只是因為太累、肚子餓、心情波動而短暫表現出不專心,家長其實不需過度擔心.但若上述三個特徵持續超過半年、在不同場合(如學校、家裡、親戚家)都頻繁出現,且明顯影響學習、人際互動或家庭生活,並且類似表現,就可能需要評估是否為ADHD.建議家長可先帶孩子至兒童心智科、兒童神經科,或兒童發展評估中心,由醫師進行初步診斷,必要時轉介給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或語言治療師,進一步協助孩子進行治療與訓練.問題二⟫孩子有過動症,父母怎麼協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不少家長會擔心ADHD孩子無法融入團體、遭遇排斥.但其實父母的態度與應對方式對孩子的發展與適應力會有很大的影響,與其急著「改掉」孩子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先理解、接住他們,給予穩定的支持.整理一⟫建立理解與溝通的橋樑家長可以主動與老師、家人溝通,說明孩子的狀況,讓身邊的人知道這些行為不是故意搗蛋.當孩子被理解,便能在較少指責與壓力的環境中成長,有助於建立正向自我形象.整理二⟫調整規律作息與視覺化提示有過動表現的孩子常對時間與流程感到混亂,建議安排固定的作息表,並搭配圖卡、小任務清單等「視覺化提醒」,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減少突發狀況造成的混亂與抗拒.問題三⟫如何協助孩子提升專注力?整理一⟫任務拆解+正向回饋,幫孩子建立信心對於專注力、耐心不足的孩子來說,大任務容易讓他們分心、產生挫敗感.建議將任務拆成短小可完成的步驟,例如「先完成3題數學再休息3分鐘」,不僅幫助專注,也能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收穫成就感.搭配計時器一起使用,設定短時間的「專注挑戰」,不僅讓孩子知道「要撐多久」,也能藉由倒數產生參與感.同時,不吝於給予肯定與正向回饋,即使只是小小的進步,也值得稱讚,讓孩子慢慢建立自信與內在動機.整理二⟫專注力小遊戲,讓培養耐心變好玩課業之餘,也可以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氛圍中學會「專心」.像是記憶配對翻牌、拼圖、UNO等桌遊,能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練習觀察力與持續注意;也可以透過躲避球、平衡遊戲、闖關任務等動態遊戲,透過身體與大腦的同步訓練,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的穩定度整理三⟫孩子吃飯坐不住、吃飯不專心的訓練方式營造固定的用餐空間,避免桌上出現玩具或使用電視、平板等干擾源.可以先訂出簡單小規則,例如「吃三口再說話」,漸進地訓練專注坐在餐桌前的時間.若孩子真的坐不住,不妨加入遊戲式互動,像是「幫花椰菜剪頭髮」、「誰夾菜最準」這類小活動,引導他在「餐桌上」活動,而不是離開座位,讓吃飯也變得有趣.問題四⟫孩子有過動症,飲食要注意什麼?整理一⟫避免高糖、人工添加物,減少情緒起伏含糖飲料、糖果、餅乾等高糖食物,容易讓孩子在短時間內血糖飆升後又快速下降,可能出現情緒波動或躁動行為;若讓孩子習慣重調味,則可能進一步影響日常飲食選擇與營養攝取.2007年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兒童攝取含有人工色素與苯甲酸的飲料後,較容易出現過動表現,後續更有超過五篇以上的研究認為人工色素可能與兒童的過動傾向有關.(1)雖然兩者因果關係尚未確立,不過就保守來看,選擇「少添加或無添加」的食物,能夠讓孩子吃得更安心、成長更健康.整理二⟫補充Omega-3,有助神經穩定補充Omega-3對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起伏大的孩子,也具有輔助效果,不過機制尚未明朗.一篇耶魯大學的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omega-3脂肪酸補充劑能夠些微改善兒童注意力及衝動控制表現等ADHD症狀,其中又以高EPA的配方效果更加顯著,因為療效相對較溫和,不建議取代傳統精神藥物,僅可作為藥物治療的輔助療法.(2)另有研究指出,原先並不缺乏omega-3的兒童在補充後反而出現衝動表現惡化情形,因此建議在補充前先與醫事人員諮詢.(3)另一項賓州大學的研究則指出補充Omega-3對孩子的行為(包含外向、內向)有正面改善.研究將200名8-16歲兒童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持續6個月每天補充魚油果汁飲品,另一組則給予安慰劑.研究發現,補充組在攻擊性、違規行為等外向行為問題上長期改善,在補充結束的6個月追蹤期間,照顧者觀察到這類行為減少了約41.6%.研究推測,這樣的效果可能與DHA有助神經傳導的效果有關.(4)整理三⟫維持均衡飲食,避免「挑食+空腹」加劇分心有些過動孩子會因活動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而吃得少,甚至常常挑食.建議家長安排規律飲食時間,鼓勵攝取多樣化食物,避免孩子空腹或血糖過低,減少分心與情緒失控的風險.📎推薦閱讀:請問營養師⟫歡慶兒童節連假!營養師分享兒童外食怎麼吃?📎推薦閱讀:營養師解析⟫甜味劑、代糖是什麼?種類、用途、缺點圖解懶人包!文獻來源:Foodadditivesandhyperactivebehaviourin3-year-oldand8/9-year-oldchildreninthecommunity:arandomised,double-blinded,placebo-controlledtrial.Lancet.2007Nov3;370(9598):1560-7.Omega-3fattyacidsupplementationfor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symptomatology: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2011Oct;50(10):991-1000.High-doseeicosapentaenoicacid(EPA)improvesattentionandvigilanceinchildrenandadolescentswith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andlowendogenousEPAlevels.TranslPsychiatry.2019Nov20;9(1):303.Reductioninbehaviorproblemswithomega-3supplementationinchildrenaged8-16years:a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stratified,parallel-grouptrial.JChildPsycholPsychiatry.2015May;56(5):509-20.專家資訊/黃彥鈞職能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