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努力給安寶找親子館、親子餐廳、給他找繪本和各種玩具,甚至到處去開發公園,但其實很快就發現,要培養緊密的親子關係和穩固的安全感,最有效的是每天好好的優質互動20分鐘.優質的互動,其實不用花大錢、不用很多時間、也不一定要是育兒達人或是心理學家,三不要、三要就可以!三不要1.不要用手機:暫時放下手機、有意識地讓自己放下工作和旁騖,甚至是暫時不和其他大人談事情、不急著做家務,讓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2.不要打斷他:讓這段時間是孩子專屬的探索,他可以說任何他所說的話、他可以走去他想走的方向,尤其是還在語言發展階段的孩子,說話可能很慢、結構很鬆散,盡量用超慢的速度聽完、再回應、不要一直問他問題而打斷,不要幫他說完,不要過度幫他決定.若是年紀較大的、語言能力完整的孩子,也一樣需要被「聽完」,他們更需要聽眾和陪伴.3.不要說不可以:在安全範圍內,暫時讓這二十分鐘沒有絕對對錯,沒有一定的待辦事項、沒有趕時間的問題,盡量沒有批評和指導,沒有NONO,不要說快點快點!如果真的有危險而必須阻止,也盡量以提出替代方案的方式引導開來.三要1.要回應:放下手機但不放空,要讓自己兩眼看著孩子,甚至肢體有碰觸孩子(牽手),加入孩子的視野和角度,例如一起蹲下看孩子在看的東西,孩子說的童言童語雖然沒有邏輯和脈絡,也可以用「重複表示回應」,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話語的在意,刺激語言發展的同時,也會建立自信.回應的方式盡量避免負面用語:好醜、好無聊.2.要讓他有嘗試機會:對幼小的孩子,可能會在完整的陪伴時,想要嘗試各種新鮮,例如跳著走路、幫忙推開店家的門、踩上踩下、想幫忙提重物等的,如果不影響他人的話,可以專心陪伴等他探索這些事情,因為這些動作在平常趕時間的時候,可能會被制止:快點、好好走!不要摸!你不要拿、好髒、不要推、你看掉地下了啦…這時候可以讓他感覺在有限的範圍內,他也可以試試看.如果是會髒的,可以在他摸完以後,跟他一起看看小手是不是髒了?如果是太重的門,可以在他推完以後,問他是不是有點重?如果東西掉地上了,可以一起拿起來看看髒掉了嗎?3.要從孩子出發:陪伴時段內盡量與孩子有關聯,孩子指到什麼、看到什麼、聊到什麼,就從那邊開始,孩子停下腳步多看什麼,我們也跟著停下腳步,確實地注意到孩子的節奏(這點對大多數的大人來說不容易,我們都被制約了看到綠燈就抬起腳步,但孩子可能還在看旁邊的東西)真的,就這樣,每天20分鐘就可以,功效甚至超過一趟迪士尼!本文由<許嬰寧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引導孩子配合有技巧!心理師授7招讓幼兒學會坐好你的不耐煩其實是對事的失望,以及對自己的失望和另一半溝通總是抓不準時機?「一句話」培養彼此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