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他、他聽得進去嗎?兩歲安寶開始有點「面子問題」,這是個成長的重要指標,他開始覺得會不好意思、覺得有自尊心、覺得想要表現、想要被稱讚、不想要被指責,這當然是好事.這是兩歲還不太能夠消化和面對評語的表徵.當兩歲安寶重複做出不ok的行為(不是故意的),我觀察到,我們大人「如何反應」變成關鍵,絕對影響到他接下來如何內化和自我調節,簡單來說,就是會影響到他在自己內在的小腦袋瓜裡,如何教會自己改變這個不ok的行為.(自我規律)=========當他吃飯時一再地踢椅子、踢到我;當他一再的太興奮而把杯水灑出來…悠閒的時候,我們總是一次次反覆提醒、再提醒.情急的時候,另一半總是脫口:你看你!又來了!王安寶!你看!安寶馬上臉就沉下去了,有時候會裝哭,有時候會轉頭不看,有時候會趕快低頭吃飯,有時候會很皮的說:我沒有啦,我不知道誰弄的…總之,他覺得不好意思,他覺得被罵了,他不想承認,不想正視面對,還給我睜著眼睛說瞎話.=========我最近採用三個方式,減少了很多安寶這種給我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反應.1「娃?」通常用在東西又掉了、書又撕破了、水又打翻的時候,改掉大叫「你看你!」減少用指責的語氣和口吻,雖然雙手還是要迅速的反應,但嘴裡我用哇?的聲音提醒他,同樣可以達到吸引他注意力的效果,讓他專注再看見如何反應和善後,而非專注再被指責.(事實發現,後來好幾次他自己吃東西時,如果掉了,他就會自己哇?然後爬下來撿起來,或者自己去拿布來擦一擦,雖然擦的不是很好,嘴裡還一直念著哇?娃?打翻了,但效果真的比「你看你!」然後僵持不下來的好)2「你是不是XXX,所以YYY?」通常用在安寶太興奮了,所以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道的時候.當他太高興,所以又踢椅子,當他太興奮,所以又撲倒妹妹撞到妹妹的時候,當他太心急,所以又跌倒的時候,與其說「你看你!」,改成說你是不是太高興,所以XXX?你是不是很急、想要趕快去找妹妹,所以XXX…通常他都會點點頭同意,偶爾他會搖頭,然後用他自己的語言告訴我他的原因,所以才會造成YYY.那我就可以順勢跟他說,那如果你小心一點、如果你慢一點、如果你等一下,可能就不會YYY了,下次試試看好嗎?3「你忘記了嗎?」通常用在沒有立即危險但是我覺得很煩的行為上.例如吃飯的時候,一直踢踢踢、洗完手以後沒有擦乾手就跑出來、一進門還沒脫鞋子就在全家亂跑…等.這些時刻沒有立即危險,所以通常父母不會激動的大叫孩子全名,也不會「你看你!」但如果一直重複發生,我還是會忍不住高八度叫出全名.改用平穩的口氣問:你忘記了嗎?短時間內不斷不斷重複,安寶一開始會不好意思笑笑,馬上回頭去擦乾手、或者脫鞋子,我發現我都還沒說出你忘記xx了嗎,他其實都知道!他是真的忘記了,所以一提醒,他就會想起來.一個禮拜後,他洗完手出來,還會自己跟我說,我~沒~有~忘~記~擦~乾!=========這三種方法都不會立即把兩歲小孩變成成熟懂事的人類,不會不會,所以也不用試了兩三次就期待180度轉變,但是一定會比直接「你看你」有更多的親子對話空間,更多的情緒價值,更多讓孩子可以自我規律self regulate的機會.我把這些方法稱為「給孩子一個台階下」,要教他,不是要他難看,要教他,是要找對方法讓他聽進去.本文由<許嬰寧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引導孩子配合有技巧!心理師授7招讓幼兒學會坐好你的不耐煩其實是對事的失望,以及對自己的失望和另一半溝通總是抓不準時機?「一句話」培養彼此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