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上協助了幾位有性創傷議題的女性案主,她們的共通點都是在童年時期,遭受過照顧者或熟識長輩在性方面的不當對待,因而身陷多年的心理創傷不可自拔!在協助這些案主的過程中,我發現若是父母或老師,在教導孩子身體界線與自我保護相關知識的時候,只要多增加一個步驟,就可以大幅增加孩子求助的意願,也避免孩子在遭受不當對待後,陷入無盡的自責與痛苦.身為性議題專業的心理師,且是一名女兒的父親,我想要認真來呼籲一下:傳統上父母老師教導孩子自我保護時,會從危機示警開始教起,提醒孩子有哪些危險徵兆需要特別留意!?引導孩子練習如何拒絕對方不當的身體觸碰!也叮嚀孩子遭受不當對待,一定要第一時間告知身邊可信任的大人!上述這些訊息都相當重要,父母老師需要儘早教導給孩子!但是傳達完上述這些訊息之後,在結論的部分…一定要記得告訴孩子:「我想要教導你/妳保護自己,所以認真介紹了這些知識與技巧給你,我希望你認真的學會它們;但如果你/妳已經努力去防範了,還是有一些非常可惡的壞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請你/妳一定要記得,這不是你的錯.可惡的永遠是做出惡劣行為的壞人;而不是不夠努力自我保護的你/妳!」上述這個結論為什麼重要,是因為許多時候對孩子伸出狼爪的人,是孩子十分信任的大人,甚至是主要照顧者也信任的大人,例如親戚、老師或教練,在這種嚴重權力/力量不對等的情況下.即使孩子想要做到自我保護,盡力依循父母/老師的教導,也不一定能夠全身而退.例如並非孩子小心提防,就能避免被狡猾的大人用各種謊言欺瞞誘騙、並非孩子果斷的表達拒絕,帶有不當企圖的大人,就會停下他的不當觸碰、並非孩子只要告知身邊的大人,就保證能夠獲得即時的幫助,因為某些怕事的大人可能選擇掩蓋或忽略這些求助!若是孩子沒有先認知到以下的事實:「沒有任何受害者,應該成為被檢討批評的對象!」,就很容易在遭遇這類不幸事件之後,怪罪自己沒有做好防護、提高警覺、奮力抵抗,也擔心會被父母責罵,因而不敢跟父母告知受害的事實;或者長期處在自責愧疚的痛苦情緒當中.因此:父母/老師應當窮盡一切努力,保護孩子的安全,遠離那些糟糕的壞人,同時也應該教導孩子,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但也記得去提醒孩子,如果不幸遭受了不好的對待,不用擔心遭受責罵,父母/老師一定會傾全力支持協助他/她.無論發生任何事,他/她都不用擔心會因此失去父母/老師的愛!更重要的是,不要怪罪自己,不是自己不夠努力用心防範.錯的是對孩子做出糟糕行為的大人;而不是天真受傷的自己.(▲圖片引自<男孩、鼴鼠、狐狸與馬>)本文由<黃柏嘉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