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圖:愛笑的孩子人人愛) 所謂教養,經歷過上次事件後(詳情請見這篇孩子對不起),發現自己似乎會養卻不擅長教,我並非全然不體罰小孩,但也只是象徵性打打手心,如此這般失控卻是第一次,但也擔心起是否會發生第二次,第三次......,進而檢視自己在教養上犯下的錯,經過幾天的反省思考,當下次再遇上相同情況時,我想作法將會完全不同,為了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的親子衝突,整理思緒後歸納出下列三點: 1.不讓自身情緒影響了判斷. 上次之所以失控,我想跟整天忙碌下來又餓又累脫不了關係,讓我完全失去理智,只希望孩子聽話些不要繼續無理取鬧,當規勸無效又無法控制情緒,就用了最不好的方式,其實真正的問題出自於我,今天若相同狀況發生在情緒很好時.可能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下次若孩子再度變身失控哥,先深呼吸三秒鐘,想想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倘若真的無法壓制自身怒氣,請旁人幫忙照顧然後暫離現場,有助於平穩自身情緒,避免產生更激烈的衝突. 2.傾聽孩子真正傳達出的訊息 決定把孩子叫醒,儘管他已經發出"我還想睡覺"的訊息,我卻認為你應該肚子餓了才對,你要趕快起來吃飯洗澡才是,總把自己認為正確的作法套用在孩子身上,並希望一切按照事先設定好的流程來走,可卻忽略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是人不是機器",就算機器也有鬧脾氣故障的時候,更何況是有血淚有情緒的人! 我們事先安排的或自認為最好的,孩子真正需要嗎?對他來說真是好的嗎?說穿了這些都是為人父母自以為是,該學習靜下心聆聽孩子的需求與渴望,需要我們做些什麼?渴望我們帶給他什麼?當然該或不該,對或錯心中得有一把尺拿捏準則,並非無條件寵溺及全然接受孩子要求. 3.以零體罰為目標的教養方式. 許多育兒專家都提過以體罰方式脅迫孩子,雖然口頭上說著我不敢了,我知道錯了,只是暴力脅迫下換來短暫的效果,本質上並沒有改變,反而讓孩子學到以暴制暴來處理事情. 假想若某天孩子在學校打人,而管教時同樣用暴力方式,孩子如何能不疑惑,打人是不對的,那你怎麼每次都打我阿?試問為人父母者該如何回答呢? 零體罰是理想中的教育方式,但我有自知之明,要突然轉變為零體罰的媽媽,實在有些難度,但慢慢的修正作法,且適時將教養的責任分擔給另一半,不將一切全往自個身上攬,教育孩子本該是父母雙方的職責,當有人分擔後壓力自然減輕,能有效避免因壓力過大,導致情緒爆發進而發生更難以收拾的衝突. 還有一個方法也不錯,以隔離代替處罰,讓孩子遠離誘發哭鬧的人事時地物,只能在限定好的範圍內活動(EX:坐在椅子上或站在桌子旁幾分鐘...等等),減少哭鬧的理由並幫助情緒冷靜,當然孩子不會那麼聽話乖乖站好,通常還是繼續尖叫痛哭,所以我會壓低聲音但語氣堅持的重複我所說的話,直到小孩放低音量不再哭泣為止. 目前我常說的是"你用哭的我聽不懂,用說的我才了解"如此重複幾次後,會抽抽咽咽的說出他要什麼,當然如果不順著他,同樣的哭鬧會再重演一次,採用相同的回應,幾次之後當又開始哭鬧,聽到我說出同樣的話,發現孩子不再持續哭鬧,並且可以明白告訴我發脾氣的理由,最忌諱跟著大聲嚷嚷,這只會使狀況更糟. 期許養育過程順利,維持良好親子關係,教育孩子擁有正確價值觀,邊養孩子邊摸索如何成為稱職的母親,我是當媽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做個好媽媽. debbie媽的部落格 http://kosunonly1.pixnet.net/blog也歡迎來FB找我們玩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