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掉的大人與令人窒息的愛為什麼孩子越罵越廢?「每次叫他念書,就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課業成績一塌糊塗.整天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進了房間便開電腦玩遊戲.他不知道我們當爸媽的有多麼擔心他!」一位母親正一股腦兒地數落就讀國中的孩子.「你們一定感到很困擾.那麼,你們怎麼做呢?」「能怎麼辦?只能不斷提醒他啊!好說歹說都不是,軟的硬的都來過,他爸甚至拿棍子修理他,他也不以為意.我們都快要放棄他了!」她越說越激動.「真的辛苦了,我看到你們一直沒有放棄,持續努力著.」我試著讓這位母親感覺到,有人理解他們的付出與努力.母親滔滔不絕地說著.夫妻倆長期為孩子的各種狀況感到相當頭痛,一天到晚跑學校收拾爛攤子.他們不解,從小給孩子最優渥的學習環境,也奉行勤教嚴管的教養方式,無奈孩子就是不爭氣.「有沒有哪些時候,孩子其實表現不錯,不太需要你們擔心?」身為助人工作者,我們常不忘使用一些問句,試圖提醒家長看到孩子的亮點,找出慣常行為的「例外」.母親搖搖頭,繼續細數孩子的問題:「我現在看他全身上下都不順眼,沒有一處是可取的.這孩子如果可以一天不要我操心,就謝天謝地了!」難道沒有任何一些值得讚美或肯定的地方?我不放棄.「老師,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有好多老師都要我以鼓勵取代責罵,我怎麼做得到?要是他的成績好一點,行為不要老是脫序,我當然願意讚美他,但他就是天生懶散,毫不在意.」「更氣人的是,他的脾氣還很衝,講他一句,就回我好幾句,口氣還很差!」母親激動地說著. 影響孩子發展的,是你的信念許多家長常看自己的孩子全身上下沒一處順眼,甚至會懷疑自己怎麼生出這樣的孩子?然而,孩子並不是不在意.就是在意,才會頂撞,才會回應.看似對抗的反應,就是青少年典型的行為模式之一,目的是為了表現出獨立自主的一面.我遇過好多家長,他們煞費苦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做的一切都出自於愛.然而他們不知道,這份「愛」,可能帶來反效果.我曾在許多演講場合和家長分享:「孩子會長成你們心底所相信的樣子.」許多家長一時難以接受:「怎麼可能?我們都期待孩子懂事、成熟且成功啊!」是的,「期待」是一回事,「相信」又是一回事.如果你想達成一個目標,這是你的期待;但你認為自己是否能達成,這是一種相信,而你相信「這個世界會如何運作的方式」,就是一種信念.真正影響孩子發展的,往往是信念,而非期待.這就是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常感覺到事與願違、力不從心的原因.當家長不斷數落孩子的缺點、說孩子的不是,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好,恨鐵不成鋼;但內心所呈現出來的,正是一種「我的孩子不夠好,一無是處,所以才需要我不斷提醒」的信念.於是,從這個信念出發所看到的孩子,永遠是不夠好的. 孩子會驗證父母內隱的信念孩子呢?孩子自幼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望著父母的眼眸長大,因此,很容易內化父母的信念.這種內隱的信念,儘管沒有明說,孩子卻感覺得到,也就是:「父母對我是失望的」或「父母認為我很糟」.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孩子會去「驗證」這種信念.青少年時期,孩子會試著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若得不到大人的肯定,長大後,便會開始證明自己的無能.我們看到許多青少年與父母對立衝突、僵持不下,這是青少年孩子從依賴朝向自主,逐漸想脫離父母的照顧與干涉,同時藉由和父母唱反調,來證明自己有能力獨當一面的方式.對他們來說,「認可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遠比「當個大人眼中的乖孩子」來得重要.而父母卻往往把青少年孩子反抗的行為,看成一種無能或不尊敬的表現,因此更加嚴格控管;內心則更加相信孩子「確實一無是處」,更不可能給出孩子任何的肯定.直到最後,大人累了,心想就任由孩子去吧!反正孩子不是個成材的料;孩子則領悟到,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乾脆徹頭徹尾地放棄努力,用無能來證明自己就是大人眼中沒有用的「廢柴」「魯蛇」. 來自心智的偏頗推論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相同的是,他們都不斷在尋求照顧者的認同與肯定.這是一種生存策略,唯有透過這種方式來感受愛,才能擁有活下去的安全感.每個孩子有著天生資質高下的差異,或是氣質、性格上的差異,然而,行為是波動的,一個人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展現讓人搖頭的行為.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擁有怎樣的信念,就會用什麼眼光去看他,同時決定了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或缺點.我們的心智是個過濾器,依照大腦內建的地圖過濾來自外界的各種訊息.而訊息篩選的依據,就是那些我們認為無庸置疑的信念.當我們對孩子帶著「我的孩子就是不夠好」的信念時,就會傾向在孩子身上找缺點、翻舊帳,同時放大檢視任何負面的行為,偶爾出現的好表現,也可能被我們有意無意忽略了.更可怕的是,我們的心智容易根據內在的信念做出偏頗推論,以證明信念的正確性.例如當孩子小時候的數學成績不夠出色,便推斷孩子沒有數理天分,長大後還是別走和自然科學有關的領域.事實上,這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存在.在此同時,孩子也逐漸學到了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包括對自己的觀感、狹隘的過濾篩選機制,以及偏頗的推論方式等等.於是,一天又一天,孩子長得越來越像大人所相信的樣貌. 你無法從口裡說出一個「好孩子」大人常犯一種錯誤,就是不斷訓誡孩子,要孩子這麼做、那麼做,以為如此孩子就會自動變成大人心目中的理想樣貌.事實上,你無法光用言語就打造出一個符合期待的孩子.孩子的行為發展,與成長環境中的重要他人互動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孩子身旁的大人是否真心信任孩子有其良善與充滿力量之處.當孩子表現出來的正向行為被充分地肯定,就會繼續表現類似的行為;當孩子的努力從未被看見,而一些不被接受的行為卻一再被放大檢視,孩子便會不斷展示無能來提醒大人:別忽略我的存在.我們很少被提醒去看見孩子身上的優點,因為我們從小到大也是在被指責中長大.你需要刻意練習去欣賞你的孩子、改變你對孩子的信念,如此一來,你將在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樣貌.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去信任你的孩子吧!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對於孩子,你給的是愛還是傷?」第一本來自學校輔導教師的十年校園觀察紀錄累積53萬人次UDN人氣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32篇孩子的真實故事,呈現大人世界的荒腔走板哪一種關係,最令孩子感到痛苦?不是霸凌、不是成績,而是每天密切互動的大人!作者從多年的校園輔導教師和諮商、演講工作坊經驗,發現孩子的困頓與痛苦並非偶然,多半與身旁的人脫不了關係.而究竟什麼最讓孩子感到痛苦?考不好?睡不飽?被禁足?都不是——這些學齡世代孩子最大的困擾,竟來自和他們每天互動最密切的大人的關係!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曾終日與青少年孩子為伍,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著有<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 本文節錄自: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